1963年,也是我七岁正值读书的年龄。
与千千万万个应该接受教育的孩童一样,我也入学读书了。
一年级时,应该与所有入学者一样,语文是先学拼音,但不知为什么,我到现在也不会拼音,因而,普通话也就不会讲了。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在我入校后的不几天,我便随父亲外出讨饭而耽误了呢,还是因为在农村学校本就没有拼音课呢?但与我同时代的学生们,他们为什么都会拼音呢?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明白是何原因。小时不会拼音,长大后再想学也不容易学会了。什么声母韵母、高声低声和平声,我统统不会,以至于到现在打字也不会用拼音,只有靠手写汉字,这是我一生中的最大遗憾。
入学不久,我的一位亲戚有一次到我家来串门,他看到我家生活的很艰辛,便语重心长地对我父母讲:“孩子那么多,家里负担那么重,不要让每个孩子都上学了。看哪个聪明,有出息,就让哪个上吧。”可父母亲却说:“都让他们上,学好学不好,那是他们的事,不然的话,以后孩子会埋怨的,我们也会后悔的。”
事实证明,我父母亲的做法非常正确。我们兄弟姐妹八人,父母亲倾其全力让我们全部读书。唯有我大姐只读到了小学毕业,因家中实在太困难了,不得已才让她辍学了,这也是我父母对大姐最大的亏歉,也是我们其他兄妹七人对大姐的亏歉。
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当大姐出嫁后,我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都设法予以帮助,以弥补我们的亏歉,但也远远不够。好在我大姐现在生活的还不错,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均较有出息,都参加了工作。大姐目前是儿孙绕膝,其乐融融。
初上小学,什么也不懂,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上课,直到多日后,方才知道什么叫上学,老师教的东西才慢慢能够听懂、听明白。
那时的农村小学,条件十分简陋、异常艰苦。土坯房、土桌子、土凳子,全是土建筑。春秋天和夏天还好,一进入冬季,那是十分的寒冷,关键是无御寒冬装,脚上没有袜子,棉衣棉裤内没有秋衣秋裤,所以常常被冻得全身发抖,手被冻破,写字都很费劲。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到了小学三年级,即1966年,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停课闹革命也开始了。
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什么都不懂,每天虽然还是到学校上课,但学的东西则主要变为了政治课,而该学的“数理化”这些基础知识却学的极为肤浅,以至到了高中,数理化一塌糊涂。
从七岁入学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小学的三年至以后到上初中的二年,我均是在我们苗阁小学就读,距我家大约不到二毕里。学校的校址就是一个老旧祠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大约有几百人,方圆几个村的孩子们都到那里上学。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小学校长的名字叫朱彥明,是一位非常好的老校长,其妻也在那里当老师。
小学一到三年级期间,与其他孩子们一样,放学后即回家拣柴、割草、拾粪、放羊,也是忙个不停。有时不好好学习时,母亲便用最朴实的语言教育我们:“你们现在上学上好了,以后有福的是你们,当你们有本事了,有好吃的、好用的,用不完了才可以孝敬我们。”当时,对这些话并不理解,实际上就是要我好好读书,以便日后能出人头地。
一到三年级很快就过去了,好像也没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抄书,一直难以忘怀。
当年由于我家兄弟姐妹们都上学,负担较重,因交不起书钱学费,便领不到书,在我三年级的时候,与我同龄、同村、同班且同桌的苗庆龄,他家庭他家庭条件较好,有书包可背,我便每天与他同路上学,并与他同看一本书。
后来为了学习方便,便买了5分钱一张的大白纸,裁成32开的小本子,每晚在家里的煤油灯下抄书,主要是抄语文课本。虽然辛苦,但对我却大有禆益,对提高以后的语文程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算一举两得了。
小学的前三年,即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至于学到了多少东西,比起现在的孩子们,三岁入幼儿园,六岁入学前班,七岁上小学,并请各类家教辅导,可真是无法相提并论。
那个年代都是如此。上学、放学、回家、玩耍,根本没有什么家庭作业,感觉过得很是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压力,只要稍微能吃饱一点,就算比较满足了。
那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放学后和课间的娱乐就是打地堡、踢踺子、斗遛遛弹和“斗鸡”。当时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那就是放学回到家“打苏”。即用一根长棍,大约80公分长,打一个10多公分长短的小木棍,小木棍两头削得尖尖的,用长棍打一尖头短的小木棍,一打一碰可以打到十几或几十米外,然后再逐一打回原处。两人打苏,谁先打回原处,算谁赢。
1966年,也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第一年,我已读到了小学四年级。从那时起,我便在全校的大会上开始了登台发言。代表本班、本年级批判资本主义。那时写批判文章是一大特色。除了在学校参加各类活动外,回到家后,我们所有同学也是积极响应号召,读报纸、搞宣传。当时我们村共有十多个同学,每天早中晚利用吃饭时间,爬到我家后院的一棵大树上,用土喇叭学着念报纸,一人念一句,另一人学喊一句。内容主要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批判文章、人民日报社论及各类评论员文章。一开始,我们一般是两人一班,后来我便自己一手拿报,一手拿土制喇叭,直接大声朗读,这样的活动坚持了有三四年,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阅读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在正确思想指引下,响应学校号召,学习伟人著作,活学活用,落实在行动上,大办好人好事,争当无名英雄,真的是想方设法做好事而不留名。如到集体场院、到牛棚去喂牛、掏粪,帮助饲养员挑水、铡?,到地里割草送到牛圈内。那时接受的全是正面教育,一切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对后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一九六三年入小学,六年后的一九六九年,我又顺利的读了二年初中、二年高中,直至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参军入伍,充分享受了在家的十年义务教育。为以后到部队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1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