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间有大善人,他姓张,所以大伙都叫他张善人。
有一天,张善人和往常一样在街上闲逛,然而远处一群看热闹的路人的嘈杂声吸引了他,于是他就上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跪在地方卖身葬父。一群吃瓜群众无一人愿意帮忙她,张善人十分同情小姑娘的遭遇,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孝顺,于是他丢了一锭银子就走了。

小姑娘原名叫李凤娘,自小就没有母亲,因为家乡闹饥荒,死了很多人,她和父亲为了活命就一路要饭逃难来,但是体弱的父亲路上重病不愈没多久过世了,身无分文的她无法给父亲安葬,所以就只能无奈的卖身葬父,命运十分坎坷。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原来是卖身葬父的小姑娘凤娘上门求见张善人,于是管家就带着凤娘来到了张善人跟前,一番寒暄过后,凤娘告诉张善人她把父亲已经安葬好了,现在无依无靠,为了报恩只求张善人收留,不管是是做妾还是丫鬟都愿意,但是年近古稀的张善人还是婉言谢绝了,最后看凤娘可怜还是让她在家里做事。
感恩的凤娘把张善人当做父亲一样的伺候,照顾的无微不至,这让早年丧妻的张善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人非圣贤,孰能无情,天天面对这即漂亮又贤惠的凤娘,张善人那颗早已老矣的心不由的跳起来。然而家里还有一个败家的儿子,每每想到自己要是有一天死了,这个儿子不用多久就将他的家当都败光都不由的感叹。于是他大胆的做了一件改变命运的事。
俗话说有爱请大声说出,张善人也赶了一次时髦,对凤娘说出了自己想妠她为妾的想法,凤娘先是惊讶,然后就害羞的点点头,对于凤娘来说自己就是来报恩的,做任何事情都愿意。没想到,张善人近70岁还宝刀未老,十个月后,凤娘生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对于张善人自然是兴奋的,然而没有多久他又开始发愁了。
原来自古七十古来稀,张善人自觉命不久矣,面对幼小的小儿子的未来所以要提前安排后事,他把大儿子叫到跟前告诉他:我死后把所有家产都交给你,但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善待凤娘和弟弟并且每个月给他们10两银子,等弟弟16岁后,只要分给他们三十亩地就可以了。
凤娘知道张善人这样立遗嘱哭着走了。到了晚上,凤娘就问张善人,“你为什么对我们母子这么不公平?”“正是我知道大儿子的人品,假如我把财产平分,他也有办法全部夺回来,到时候恐怕你们母子性命堪忧,所以干脆全给他。这样能保你们母子平安。另外也是为了你考虑,你还年轻,我死后你也可以改嫁但是一定要带上小儿子。”凤娘听后感动的直扑到张善人的怀里并表示今生绝不再嫁,张善人一听,开心至极,他从枕头下拿出一幅画,对凤娘说,“如果小儿子长大成人,大儿子为难你们,你就拿出这幅画,找一位贤明的地方官,到时候定能还你公道”。此时凤娘才知道张善人的良苦用心,可是好景不长,悲惨的命运悄悄的向凤娘走来。
一转眼几年过去张善人还是死了,狼心狗肺的大儿子还是把二娘母子赶出去了,让他们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自生自灭。

一眼晃小儿子16岁。凤娘去和老大讨要三十亩地,但是却被他无情的拒绝,于是两人闹上了公堂。
在公堂上凤娘也把那幅画拿了出来。这幅画画着一个老人抱着小孩茅草屋里烧火做饭,但是老头却对着灶台笑,笑的很诡异,县令看了许久才看出端倪,顿时心里有数了,于是县令问老大为什么不按照父亲的遗嘱将三十亩地给弟弟,却被老大一口否决父亲从未立过遗嘱。顿时公堂外看热闹的人一阵喧哗。
“那你二娘和弟弟没有像样的房子住,把你主宅分一半给你弟弟”。
“不行,他们分家的时候就分了那间茅草屋”。
一阵对峙后,县令就当堂宣判张善人的全部财产都是老大的,老二就分那间茅草屋,于是在众目睽睽下,两个人签字画押。败诉的凤娘哭泣的跑回茅草屋。
没想到他们前脚刚到,县令后脚也到,县令连忙安慰凤娘说“莫急,你们家老爷早就料到你们会有今天,所以给你留下很多钱”于是就叫上衙役把灶台给拔了,竟然在里面找到了黄金两千两,苦尽甘来的凤娘感激不尽。
在懂事而又聪明的儿子不断的努力下,最终也成了当地的首富,然而老大原来就是败家子,在老爹死后更加的肆无忌惮,没有多久就败光了所有的家当,还欠下了巨额的赌债,无法在当地生活,只能逃难去外地,听说竟然饿死在外地,客死他乡。
古人说的好,财要配得上德,无德留不住财。人善人欺天不欺,好人会有好报的。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1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