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我国动画诞生至今近百年的历程中,始终坚持走民族艺术特色之路,制作技术上在追求越来越好,有的精益求精,但对动画角色的刻画力度、表演力度上却要求的远远不够。
角色表演是塑造动画角色的灵魂,我国在动画角色表演方面的理论过于表面和抽象化,实践中对角色表演的前期预设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渗透,让角色都是主角光环加持,配角光环暗淡。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融入我国“中国学派”时期表演元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深层次挖掘角色表演辅助角色个性塑造,以更加科技感和时尚的方式与时代接轨,并以更为全龄化、生活化、多元化、娱乐化的表演方式,让更多的观众产生认同感和共鸣感,达成了“中国动画学派”与“后中国动画学派”的完美交接。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告诉我们,我国动画角色表演要不拘泥于传统,应发散思维多元化创新,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突破含蓄的民族特点。
注重角色表演程式与情感的持衡,让角色造型与角色表演相辅相成,现代科技手段与角色表演相协调,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观众审美的动画角色表演,提高我国动画整体水平。

动画是被众多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动画表演的重要性逐渐在业内达成共识,动画中的角色表演与影视真人表演一样,都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服务的。
观众之所以被角色吸引,其实更多的是被角色生动感人的表演所吸引。可以说,正是动画角色表演,搭起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桥梁。角色表演可以赋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个性,展现角色不同的精神世界,塑造出生动有力的动画角色。
然而,在我国动画角色表演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影片角色表演粗糙缺乏感染力,角色苍白无个性则整部影片就表现平平,这是值得动画创作者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01一眼看到的就真的是真相吗
哪吒以魔童的身份出场,生而为魔的哪吒功力高超,破坏性也极强,因而遭到百姓的憎恶和排挤,人们见到他都避之惟恐不及。
幼时哪吒被百姓扔鸡蛋,被村民拒绝与小妹妹踢毽子。被排挤的哪吒总做出玩世不恭的样子来伪装自己。
他的经典表演动作是将双手插在裤腰里,并带着一副又拽又痞的表情,把玩世不恭的样子表演的淋漓尽致。
而叛逆的个性,以不断的逃出结界,肆无忌惮的捉弄百姓这样的表演来展现,一副你们既然把我当妖怪,那我就真的当妖怪给你们瞧瞧的幼稚心理。
但其顽劣的行为和叛逆的态度背后,其实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以此换来父母的陪伴,和百姓的认可。
哪吒这样的表现和行为与现实生活中叛逆的小孩如出一辙,他虽然外表做出高傲冷漠不在乎的样子,但内心是极其孤独的,总是以带有攻击性的行为举止来掩盖自身心灵的脆弱和对爱的极度渴求。

02威风凛凛”的女将,“温婉可亲”的母亲
英姿飒爽又感性温柔殷夫人及殷十娘兼具两种性格。哪吒母亲不再是传统的附庸于丈夫的女性形象,也不是单一的“中国式”慈母形象,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穿上战袍战斗的女将士,外形威风凛凛动作英姿飒爽。
殷夫人挺着大肚子大摇大摆的吃鸡腿的画面出场,在李靖带她去到庙里拜菩萨时,甩掉丈夫李靖的手直接跳过门槛。当李靖让她一起求神仙的时候,她立马发起火:“拜拜拜,都拜了三年了,再生不出来我砸了这破庙。”
这段配音语气上升,在“砸”字上力度较大,动作也尽显霸气,与殷十娘火爆直爽的性格相契合,彰显其泼辣个性。
但在儿子哪吒面前,其又是完全的性格表现,对哪吒百般温柔,虽忙于公务,但也是想尽办法抽出时间陪伴哪吒,为了维护儿子的自尊心殷十娘选择不带盔甲陪哪吒踢键子,即使被力大的哪吒虐的狠,但看到哪吒那么开心,她仍深表欣慰露出慈母式微笑。
殷十娘既温柔又坚韧的性格,与生孩子之前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塑造了多面化的殷十娘形象。

03两个主角的融合与成全
而敖丙正好与哪吒相反,虽年纪与哪吒相当,却肩负龙族重任,成为了龙族光耀门庭的工具。
敖丙生性善良,举止温文尔雅,却被教育的要凶狠,所以敖丙也是被抑制天性的孩子敖丙的不快乐来自于一出生便担负起改变家族命运的重任,与之契合的是现代社会中儿童被家长寄以太多厚望,在学校被分数支配的“成材”压力。
由于家族给予敖丙的压力太大,他总一副愁容满面的表情,只有在与哪吒在一起踢键子时才会露出一丝微笑,似乎压抑自己很久,如此看来一切表演就合理了

04童趣”与“成人寓言”交融的全龄化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保留了儿童趣味,还增添了成人寓言哪吒时常用“躲猫猫”、“摇树”、“设陷阱”等一些儿童常玩的恶作剧方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发泄村民疏远自己的不满,这些动作表演充分的展现出哪吒作为儿童的叛逆和顽皮的一面。

它避免了哪吒自刎的表面悲壮演绎,塑造了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励志男子汉形象,这样的表演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其成人化的表演成分在这部影片中以角色言语的形式展现出来。
例如,哪吒以他的烟嗓道:生活里全是泪,越是折腾却越倒霉。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这样的台词,语气中带着调侃,又带了一丝慵懒,堪称“颓废派”诗人,一边惹人发笑,一边又让观众体会到哪吒的不易。
哪吒有一颗斩妖除魔的心和一身武艺,但却不被周围的人接受,这一声喟叹,更是让许多成年人有了一丝无奈和心疼。再例如”去他个鸟命!我的命由我不由天!我是魔还是仙,我自己决定!”等豪言壮语成为了经典,让观众不由的会引申到自己的生活中。
就如这个年代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含着金勺”,这就反射出很多人认定自己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也许我们从出生那刻起就被明码标价。
哪吒的反抗和不屑似乎就在向我们证明,人生的命运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也许开局不尽人意,但通过努力仍就可以让人生光芒四射,富有价值。
哪吒的遭遇让观众同情,他抗争的过程和不信命、逆天改命的精神让观众心灵得到抚慰。

05人生格局要大,不要钻牛角尖
如果说哪吒生来就受人瞩目,那么申公豹这种卑贱平凡的小角色,更能让社会中平凡的个体感同身受。
申公豹有口吃的特点,因苦心修炼多年却从未得到师傅器重,无法列入仙班,心中积有很深的怨恨,但在他说到“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动”这段话时,以他的口吃程度却能一口气流畅的说完,这是微妙的细节表演,深刻地表现出角色对“成见”的憎恨。
申公豹既令观众同情,又令观众憎恶。他心头积攒了太多的怨气,执念太深,最后走上邪路。这是一个让观众警醒的人物。

06突破墨守成规的娱乐化表演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与现代之间相互碰撞,中国人的性格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表演也深受其中的影响,不再墨守成规和原地踏步,而是寻求娱乐化的突破。
观众看动画的目的通常是寻找轻松愉悦感,所以除了好的叙事和优秀的角色造型外,动画角色表演中的趣味性也很重要,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来使动画看起来滑稽有趣。

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哪吒闹海》相比在角色表演中娱乐倾向更重,不同时代的动画人在创作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和不同的价值观。《哪吒之魔童降世》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角色表演无拘无束,虽然娱乐性很强,但却无伤大雅,做到了雅俗共赏。
作为剧中笑点之一,太乙真人表演中消解了一部分我国动画角色神仙一贯的精英感。
例如:太乙真人被哪吒整蛊,亲了毒蛤蟆之后全身立刻肿成球形,哪吒帮忙找驱毒回春丸时不小心动用了兵器着了火,太乙真人一副无辜又一脸可爱蠢萌的表情,增添了很多娱乐效果。
再例如,陈塘关的粗犷大汉,每当哪吒一出现在他的视线之内,总是伴随着女士尖叫,举着兰花指,以扭扭捏捏的姿态仓皇而逃,颇有一种“无厘头”的娱乐效果。另外影片中不忌讳屎、尿、屁、鼻涕等“不上台面”的表演,也是笑点的来源,放下了艺术作品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架子。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1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