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500字(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500字)

很早就听过红旗渠的故事,但至今没有到河南林县实地看看上一代人的这个伟大工程。对红旗渠的了解,还是来自康宁导游的同名电视剧。剧中人物及其故事有文学创作的成分,但应该基本符合历史真实。就剧中反应情切而言,我以为是教育百姓教育干部的好教材。

先说百姓。我一开始就被剧中两个村子的人争水的场面震憾了。说实话作为南方人我很难想象北方缺水的样子,但在剧中我体会到了:为了一罐水两个村子的人可以打架拼命,姑娘出家不要彩礼只需要回娘家时带上一罐水,就因为打翻了一罐水一个家庭主妇上吊自杀……。印象中河南人历史上吃了不少苦头:历史上的大饥荒发生在河南,抗战是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发生在河南,焦裕禄书记领导下战胜风沙盐碱的兰考县也是在河南…也许正是这些磨难炼就了河南人民的韧劲——战天斗地改变环境的韧劲。这在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修渠男女老少齐上阵,无论是民工还是技术员,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整个修渠过程中林县百姓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包括生命的牺牲恐怕不是几十集电视剧能够概括的。他们这种精神其实就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无论是过去的改造山河还是今天实现百年目标都需要发扬这种精神。所以我说它是教育百姓的一部生动的好教材。

再说干部。县委书记林捷是电视剧着力塑造的典型,也是林县几百个为修渠做出了各种贡献的干部代表。真心实意为百姓利益服务,为了能把渠修成不怕得罪上级,筹集资金不怕犯错误,不怕丢官 。这才是真正的敢于担当,真正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干事业不是为了政绩,不是捞个人政治资本。这是我最为感动的地方。联想到当今一些官员,唯上不唯下,喜欢揣摩上级意图,不太关心群众需求,做官样文章。所以,林捷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尤其值得当今干部学习。

我们的事业需要剧中的百姓,我们的事业需要剧中的干部。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