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们)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们)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遇到挫折不轻易放弃。但在实际的养育中,我们可能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遇到未做过的事,无论你怎么鼓励,孩子都不愿意尝试,总认为自己做不了;想买玩具,你不同意,结果孩子大哭大叫,甚至躺在地上打滚;遇到挫折就放弃,不愿意再尝试。

面对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毫无办法呢?不是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整体养育》就可以帮助到我们。

《整体养育》的作者陈忻是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非常清楚在养育中会遇到的问题,拥有非常多实践经验。因此,她曾开设 《从心理解孩子》网络课程,为大量父母普及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与几万父母在线交流,受到了众多父母的好评。

今天将和大家分享,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更自信,更勇敢地面对挑战。

1.认识自我价值的作用

我们先来聊一聊,为什么孩子要认识到自我价值。

首先,如果一个孩子能不断地从父母和周围的人那里得到肯定,让他觉得自己很棒,自己是具有价值的,那他就会有更强的抗挫能力。

喜剧演员杨迪其貌不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名气,但他一直充满自信地追求梦想。

为什么杨迪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后还可以这么自信,勇敢?这主要是因为他 的父母。

曾有人问杨迪的妈妈,杨迪有什么缺点,杨妈妈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在她眼里,儿子是完美的。

杨迪正是从父母的肯定中获得力量。他曾说,在努力的路上,从来没有听到过父母的一句否定,父母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

因此,杨迪能够面对挫折不怀疑自己,不觉得自己很糟糕,反而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每一次挑战。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们)

而如果总是被严厉对待,很少得到肯定,孩子也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做得好的时候,父母说,你应该做得更好,表现得更优秀。做错事时,父母批评,指责,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没用。

长期如此,当他面对挑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失败了怎么办?做不好怎么办?我做不了。

而面对挫折时,他会更沮丧,更恐慌,心理越来越脆弱。

其次,能肯定自我价值的孩子人际关系更加健康。

孩子年龄越大,就越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一个孩子如果能够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是有价值的,他就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轻易改变自己。他不会因为朋友说他的发型老土,就去换发型,也不会因为别人说他的手表难看,就不再戴那块手表。

而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到模糊,他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会因为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去做一些自己内心并不愿意做的事情。

蒋方舟曾在采访中说过,她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别人,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蒋方舟正因为对自我价值的模糊,而放弃自我个性去迎合别人,这样的人际关系是畸形的。

保持自尊不卑微,坚定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是健康的。

通过上面的分享,我们都知道认识自我价值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孩子认识并肯定自我价值,从而更加自信呢?

2.帮助孩子肯定自我价值的方法

首先,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有助于他们肯定自我价值。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附加条件啊?我常常听到身边的祖父母在孙子孙女调皮时会说,你怎么这样调皮,你再不听话,我们不爱你了。

我也常听到有些父母在表扬孩子时,加一句“爸爸妈妈爱你”。

而当孩子上小学后,每次孩子落后,考差了,父母的脸色可能就不好看了,这也是在和孩子表明:我只有优秀,父母才爱我。

这些,你要怎么怎么样,父母才会爱你,都属于有条件的爱。

其实,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心里很清楚父母的爱有没有条件。就像热播剧《小舍得》中的颜子悠。他的妈妈田雨岚可以为了帮他求补习班的一个名额去讨好别人,也可以为了他当众向别人道歉。但颜子悠却当众吐槽:“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在颜子悠的心里,妈妈爱他,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优秀的成绩。为了满足妈妈,颜子悠一直压抑自己,最后抑郁了。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们)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点向孩子表达爱和关心,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眼神,动作等非语言。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爱和他们做的任何事情、任何行为都没关系,我们爱的是他们本身。这样,我们的孩子会明白,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他们才能更健康成长。

其次,学会正确地评价孩子。

常听到有些孩子说自己很棒,也听到有些孩子说自己狡猾。“棒”或“狡猾”,这些评价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吗?并不是,它们来自别人对他的评价。

我的小孩在小区里玩时,曾经总是被其他孩子挠伤,他爸爸就忍不住批评他,说他胆子小,没用,总是被欺负。后来有一次,他爸爸再批评他,他回答,我就是这么胆小的,又怎样呢?原来他的心里一直记着我们对他的评价。

在生活中,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家长,给孩子贴标签的话常常随口而出。例如,父母或祖父母为了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就随意地给孩子定性为“坏孩子”,希望能达到震慑的效果。

可是我们这样的评价,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价值。就像热播剧《加油!妈妈》中的小夫。他对着母亲大喊,“我学习不好,性格不好,已经没救了!”这一幕相信不少父母看到都觉得心痛。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将自己看得毫无价值的孩子,他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正面的评价有多少。

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评价孩子。在评价孩子时,我们要对事不对人。我们应该指出孩子行为错误的地方,指出行为的后果,提出弥补的建议。但最好不要对孩子的品质做评价,不随意用“好”“坏”“笨”“没用”等来伤害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我们也不要只将“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当孩子成绩不好时就拼命指责,批评,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最后,肯定孩子的能力,给予帮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和人交流,但有耐心,可以一个人玩一个小时积木;而有些孩子无法安安静静一个人玩积木,但他活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很好。那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总是想着要孩子全面发展,然后就一直盯着暂时落后的方面,鞭策,批评,这不利于孩子自我肯定,培养自信。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们)

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多夸奖孩子,这可以让他们强化自己的优点,更自信。我们中国式父母很多都很谦虚,更喜欢“打压式”的教育。我曾经在小区看到一个小女孩拿着幼儿园发的“好孩子”奖状兴高采烈地走回家。路上,邻居夸她很棒,但她妈妈马上说,有什么棒的,每个人都有,她还好意思拿出来炫耀?我看到小女孩子情绪马上就低落了。这样打压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毫无好处。

同时,我们还要多帮助孩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绝大部分能力都是通过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学习的过程会有很多困难。他们可能因为骑自行车骑不好而沮丧,也可能因为学习上遇到障碍而难受。我们要及时提供帮助,尽力帮助他们在他们喜欢和在意的方面取得进步。

当孩子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时,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会越来越强,他们会从心认同和肯定自己,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人。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孩子认识到自我价值能够有利于发展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整能力,也有利于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

其次,我们学习了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价值,培养自信的具体方法,一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二是学会恰当评价孩子的行为,三是乐于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提供帮助。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