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校验(律诗校验在线检测)

平时周一到周五白天繁忙,只有晚间有空闲时上网阅览一会,时常看到一些关于对格律理论及存在意义的议论文章,有些是否定格律理论,有些则是传播错误的格律技术观点。对此也发表一些看法!首先认为,否定格律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其次,对传播错误的格律技术,弄得不伦不类的,误导别人认为不可取!也经常在网上看到不少格律诗写的确实存在着好几种普遍的诗病,我也没时间长篇累牍地写一大堆咬文嚼字又故弄玄虚的理论文章,也不实用。就结合这几方面的论题,用最简单易懂的文字,阐明一些对于写格律诗有现实意义的论点。

1丿关于一三五不论的笼统观点,是错误的。一三五节位内的平仄字变动,是在必须符合格律条件下方可运用,不是所有句式都可一三五不论,不能有效化解诗病的句就不可用,否则会造成孤平,三字脚,三平尾,三仄尾等诗病出现。有人以为一三五不论就写出仄平仄仄仄平平,头节就成孤平了,如果确实认为首字非用仄声字不可,那必须以仄平平仄仄平平来化解,也有人写出平仄仄平仄仄平,腹节也成孤平了,更有写出句尾三字脚,三平尾,三仄尾等病句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列举了。所以一三五一定是要论的,有些节位能用,有些节位就不能用,看你是怎么理解化用的。再说用平平仄仄仄平平等标准律句就这么难吗?

2丿关于句尾三字脚,比如平平仄,偏要写成仄平仄,比如仄仄平,却偏要写成平仄平,还有其他写法限于篇幅不列举了。就如上段所讲,以为是一三五可以不论,造成句尾三字脚等等,这是破坏节律的写法,实则是将古风句充当律句硬塞进律诗内,半古半律的,是错误的,这其实就是出律,没什么可争辩的。可有人还美其名曰什么翻波?什么宽律?什么救拗?拗字什么意思?就是弯曲使断,不顺从也,就是折,拗口也。既然知道这样,还救什么拗!有人还举古例自圆其说,即为古人不合律辩护开脱,又为自己盲目从古而站不住脚的观点寻理争辩,难道古人就不会犯错出诗病吗?这里不是说古人诗写得不好,有些还是名篇!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古人在这个节位上这样用字,一就是他认为这个字太好非用不可,无可替代,诗者惜字如金,不忌出律,宁可出律!二就是犯诗病出律了,就这么简单!所谓什么翻波,什么救拗名称都是后来的盲从学究们为自圆其说的臆断造词,还有所谓专家会贬低持反对观点者说这是初学者的见解,那你专家老学究高明就更应该明白这粗浅的道理啊!评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正确格律为准绳。别人并非不懂,只是认为写其它类型诗词你尽可运用,写律诗不屑这一招!难道标准的格律句式及其合律的变化运式还不够用吗?难道古人会认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等标准律句会很难吗?

3丿关于撞韵,一定要注意避免。白脚仄声字与韵脚同韵,会使整首诗失去了丰富的音调变化,破坏了整首诗的声韵美,不可不忌。除非你有超人的文字运作化解能力,能使整首诗即撞韵又声韵非常优美??

4丿关于挤韵,实践证明诗句中少量使用同韵字,只要位置合适可用!并不影响整首诗的音调美感,但尽量考虑放在离韵字远的位置,否则有些句子念起来确实会产生挤压绕口的感觉。成语名词,专用术语更不可为避忌随意颠倒乱改。当然,如果你文字运作能力极强,能不用挤韵字而写出好诗,那就更完美了!

5丿关于对仗,律诗要求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当然你如能写出好的四联全对仗的律诗,那就是高水平了,但有些用句不慎的反而会显得死板,那也是要根据题材意境灵活运用的。另外尽量不用或少用书上的学究词、套路词,这种仿古痕迹太明显的对仗词语,即使你格律技术运作得再好,让人看了也是大打折扣。对仗方式至少有十几种,常见的如工对,宽对,流水对等等,有点难度的如倒装对,错综对,意象对等等,更难的且呈显丰富多彩的要数扇面对了(隔句对),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6丿关于用平水韵写还是用中华新韵写,我认为两者都可以,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古韵与今韵的声韵用法与字意解释各有不同,格律及其他等没什么区别。(但提倡新韵优先)伟人在这方面有过语录:厚今薄古!我是受教践行的。有人说平水韵正宗,中华新韵是另类,这是什么观点?逻辑就不通。迂腐!仿古堆词逼真吗?古人用平水韵那是当时的年代语言状况所决定的,现代人只有学习过古韵的才能理解,一般普通人是看不懂或一知半解的。现代人写诗是给现代人看,古人能看到吗?而中华新韵(注意中华二字的意义)只要是中国人及学会汉语的任何人都能看得懂,用新韵写应该是比较符合社会现状,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否则国家历代没必要统一修订完善新华字典,没必要推广使用统一的文字普通话作为官方人民的行文语言,更没必要出台中华新韵韵书了。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明创新进步。

7丿其实现在网上还是有很多人能与时俱进,正确理解传承格律理论的,只是人家不愿参与网上的某些争论。但也有很多食古不化的,看到很多律诗标平水韵或新韵,却诗句内古音今声字齐用,声意混乱,令人啼笑皆非。汉字博大精深,古今声韵字意不同,岂可乱用。当然你说你是娱乐玩玩的,那就随心所欲随便写,谁也管不着。你认为是当成作品写的,那就必须学好理论技术认真严谨地写。这只有每个人去自我界定了。

总之,学好理解格律理论声韵技术,是写好合格诗的必备基础,格律理论声韵技术是任何诗词的灵魂,能熟练掌握运用好格律后,再写其它任何诗词就易如反掌,事半功倍。至于写的作品优劣,那就看你的胸怀境界,立意题材,思维高度与想象空间,文字理解及运用能力等综合因素了。

———————————————

声明:本人不是专家,也从没想充当什么教师爷,只是一个几十年来喜欢中华诗词的草根。以上杂谈只是自己多年来写诗的一些实践认识体会。

如果您认同以上观点,觉得对你有益处,甚感欣慰!

如果您有独特而令人信服的不同观点高见,欢迎您发表留言,以便于我提高认识,向您学习!

如果您想发表的还是诗者皆知,牵强附会,自圆其说,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来作无谓之争,恕不奉陪。请你自便吧!

谢谢你的品读!谢谢你的支持!

陈功伟写于2022年10月27日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