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日剧《排球女将》引入我国,一经播出就风靡了校园。它的主题曲《青春的火焰》旋律轻快、悠扬,歌词健康、向上,听之让人斗志昂扬。
化作排球,向我袭来吧,
不管是悲伤还是痛苦。
但如今,对现在的我来说,
我站在这青春球场的正中央。
发球、接球、传球、扣杀。
无论怎样的方式,
反击回去。
你看,看得到吧!
胜利的旗帜就在这球网的对面随风飘扬。
青春就在这球场的对面随风飞扬。
……
彼时我们已踏入大学校门年余。我们学校地处山区,不大,学校条件一般,没有过多的娱乐设施提供给我们,但在教学楼前的小广场上,晚上有时候会摆出一台电视机供同学们观看。日常看的人并不会太多,大家或自习,或卧谈,我也是偶尔驻足观望。
忽然有一天,小广场上就热闹起来。阵阵惊呼声勾得自习与卧谈的同学忍不住好奇,都来到了广场上。几息之间,都加入了这惊呼的队伍。“晴空霹雳、幻影旋风,”小鹿纯子魔幻的球技,一下子震撼了所有人。
之后,小广场上就持续地热闹着。不需要约定,每天晚上大家都会聚集在电视机前,欣赏着电视剧中那些超燃的必杀技:晴空霹雳、幻影旋风、流星赶月、流星火球……而激情四溢。最搞笑的是对主题曲《青春的火焰》的跟唱,有方言版的,有普通话版的,还有仿日语版的,尤其是唱到“发球、接球、传球、扣杀”这一句,各种语音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小广场上的惊呼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部电视剧播完在之前小广场上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热度,一度因为看电视的人多,还出现了提前占位子的现象。一个凳子上坐两个人,或者两个凳子上坐三个人,已经是常规操作。
因着这个主题曲《青春的火焰》,我们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我们那个年代男女生交往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这般自然、大方,而是一种有点羞羞涩涩,有点小距离的别扭感,不是公事不会有过多的来往。有一天,我们宿舍的闺蜜们正围着桌子吃零嘴,突然楼下的男生宿舍里飘出来“发球、接球、传球、扣杀……”的多方言魔性歌声,起初我们并没有在意,后来阿静突然喊了一嗓子:“跑调了,跑调了。”吓我们一跳。我们都看着她,她把头朝窗户一歪,我们立即都挤到窗户前,把头伸出窗外朝下看。而楼下的窗户里也伸出来几颗脑袋,扭着脖子,歪着头朝上看。猝不及防地对上了眼,大家都觉得有点尴尬,“嗖”地又同时将脑袋缩了回来。大约是觉得刚才的样子太怂了,阿静说“我们来撩一下他们吧!他们唱得不好,我们把荸荠皮和花生壳包起来,写一张纸条,告诉他们,唱得不好,请他们吃果皮。”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分工合作,最后由阿静拿根竹竿,绑着果皮往楼下窗户边吊,大家都挤在窗前看。几番晃悠后,楼下有人接了料包,须臾就听见楼下大吼:“我们要吃果实,兄弟们,唱啊!”我们在楼上笑作一团。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楼上跟唱,唱着唱着,跟唱就变成了领唱,然后又变成了合唱。再然后就这么果皮、果实、纸条轮番吊着,玩得不亦乐乎。阿敏有过敏性鼻炎,几番在窗口吹风,涕泪横流,被邻床一把拉过来,按在了被窝里。
自此我们两个寝室的友好关系就建立下来了,大家再相见时就十分自然。受电视剧的影响,学校风靡了一段时间的排球,只要他们上场,我们就当拉拉队,在边上“发球,接球,传球,扣球……"的唱,为他们打气,也为他们干扰对手。
我们那会学的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枯燥无味,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人很容易疲累。每当觉得快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哼一下这首主题曲,会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胜利的旗帜在球网对面随风飘扬”,这句歌词一直激励着我们努力向前。毕业的时候我们年级有十几人考上了研究生,据说是开校以来考取研究生最多的班级。我们辅导员至今都说,我们年级是他的骄傲。
这部经典的电视剧,这首经典的主题曲《青春的火焰》,一直激励着我们成长,给我们的青葱岁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请大家跟着我一道,再来里聆听这首《青春的火焰》,来感受一下它神奇的疗愈功能吧!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