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宝宝
我在12月21号的文章里写过,宫女出身的王恭妃,虽然为万历皇帝生下了皇长子,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享受到富贵荣华。
相反,她的一生都活在痛苦和折磨之中。甚至,直到临死才得以与自己的儿子见上一面。
命运对于王恭妃来讲,是何等的不公!而这不公的背后,是因为另一个女人的存在。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万历皇帝和另外一个女人的故事。

万历九年(1581年),朝廷为17岁的万历皇帝遴选九嫔。要求是“年十四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容仪端淑,礼教素娴,及父母身家无过者”的女子。
万历十年,包括郑氏在内的9名女子一起被选为九嫔。
时年15岁的北京大兴人郑氏,被封为淑嫔,位居九嫔第二位。
万历十一年八月,郑氏即从淑嫔晋封为德妃。
万历十二年八月,郑氏再由德妃晋封为贵妃。
万历十四年三月,郑氏则被晋封为皇贵妃。
在短短的4年里,郑氏就从一个普通的嫔妃,成为了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这火箭般的上升速度让人瞠目。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皇帝竟然与群臣斗争了15年之久。
而在斗争的过程中,万历竟然逼退了四位首辅、十多名部级官员,殃及的其他官员更是多达三百多名。
最终,才在朝臣和母亲李太后的重重压力之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立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至此,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才落下帷幕。
然而,“国本之争”给万历皇帝和群臣之间,蒙上了深深的矛盾和隔阂的阴影,挥之不去。使他对纷繁琐碎的朝政事务,产生了深深地厌倦。
或许,这也是这位皇帝长期怠政、28年不上朝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让本来就病入膏肓的大明,离走向灭亡又近了一步。

那么,郑贵妃凭啥让万历皇帝如此宠爱呢?
一、容貌美
虽然史料中并没有关于郑贵妃容貌的记载,但是,当年能在众多的妙龄女子中被选中,成为九嫔之一,可见容貌一定是差不到哪里去。
而且,万历曾经在册封郑氏的册文中,形容郑氏“柔嘉玉质,婉嫕兰仪”,可见,郑贵妃有着出众的容貌。
二、能生养
万历皇帝在位48年,众多妃嫔一共为他生下了18个子女。其中的三子三女是郑贵妃所生,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也是万历的后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嫔妃。
事实上,郑贵妃的三次进封,也都与诞下皇子女有关:
1583年,作为淑嫔的郑氏怀孕,万历皇帝大喜。没等到她生产,万历便迫不及待地册封她为德妃,使她成为九嫔之中第一位被封妃之人。
这一年,郑氏生下皇女云和公主。
1584年,德妃郑氏再次怀孕。同样,还没等到生产,便被万历册封为贵妃。
跟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恭妃即便是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以后,也一直没被晋封。而郑氏还没生下皇子,就位居其上了。
这一次,贵妃郑氏生下了皇次子朱常溆。只可惜,这位小皇子出生的当天就夭折了。
1586年正月,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这让万历帝大喜过望,于是立刻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
之后的6年里,备受宠爱的郑氏又为万历皇帝生下了一子两女。
万历皇帝有多宠爱郑氏所生的儿子朱常洵呢?
据《明史》记载,万历皇帝为了给朱常洵举办婚礼,花费的银子竟然高达30万两。
而他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曾想从国库中挪用10万两银子,结果被内阁首辅张居正给否决了。
因为朱常洵当不成太子,所以被封到洛阳当藩王。当时,万历光给他修缮藩王府的补贴,就是25万两,数额竟然是正常规制10倍之多。
朱常洵去了洛阳之后,万历怕儿子受委屈,竟然想给他上等良田4万顷。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目?据资料显示,崇祯皇帝刚登基时,大明的全部可用农田不过只有四百万顷。
因为这个数字实在过于惊人,所以遭到群臣的反对。最终万历皇帝不得不削减到了一半。
尽管如此,整个河南也都拿不出这么多的好地。最后,朝廷只好又从山东和湖广划分出一部分来,“补偿”给朱常洵。
三、勤劳侍上
据万历皇帝自己所说:“朕每至一宫,她必相随,朝夕间,独小心侍奉,委的勤劳”。
而在册封其为皇贵妃的册文中,万历也明确表示“必视其劳勤,位以德迁”。
那时的万历皇帝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了深夜还在批览奏疏,而此时只有郑贵妃一人在一旁尽心协助。
万历将这事写入了郑氏皇贵妃的册文中,并且还要求郑贵妃“尔其居宠,唯畏弗懈”,这在神宗妃嫔的册文中绝无仅有。
四、懂诗书
幼年时,郑贵妃曾“承母师之训,时诵诗书之言,及其十有五年”。
据传,她初进宫时,有时万历皇帝吟诵《西厢记》中的诗句时,万历吟出上句,郑贵妃便能接出下一句,因此深得神宗的喜爱。
万历甲辰年(1604年)十二月,郑贵妃还曾用“瓷青纸”亲手书写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一卷,为的是“恭祝今上圣主,祈愿万万寿洪福,永亨康泰,安裕吉祥”。
此外,在侍奉神宗的闲暇之余,郑贵妃不仅熟读慈圣李太后编纂的《女鉴》,还聆听神宗为其讲解《帝鉴图说》。
“侍御少暇,则敬捧我慈圣皇太后《女鉴》,庄诵效法,夙夜兢兢。且时聆我皇上谆谆诲以《帝鉴图说》”。
能与神宗在学识方面进行交流的,后宫之中除了郑贵妃,可谓是别无仅有。
五、有情趣
万历皇帝10岁继位,久居深宫,一直接受着严厉的封闭式传统教育和繁缛礼节。而围绕在他身边的,也是一些低眉顺眼的宫女和太监,以及恭谨有加的妃嫔。
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孤独,不言而喻。所以说,皇帝是“孤家寡人”,一点儿都不过分。
可是,万历很快发现,郑氏与其他妃嫔不一样,她不仅容貌俊丽、娇俏可爱,而且通晓诗文、聪慧机敏。更重要的是,她还善解人意,能聆听自己的倾诉,为自己排忧解愁。
和郑氏在一起,让万历皇帝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
很快,太监和宫女们就吃惊地看到,万历皇帝不仅对郑氏宠爱有加,而且竟然常常与她一道跪拜于佛前祈祷,这是他们以前从来不曾见到过的。

临终前,万历给皇太子朱常洛留下一道遗诏:“尔母皇贵妃郑氏,侍朕有年,勤劳茂著,进封皇后。卿可传示礼部查例来行”。
其实,万历想封郑贵妃为皇后的最主要目的,是希望等到郑氏百年之后,能与自己同葬定陵,实现“生则同襟,死则同穴”的愿望。因为,只有皇后才能拊葬皇陵。
只可惜,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而最终,陪伴他长眠于地下的,并不是他宠爱了40年的郑氏,而是他并不喜爱的王皇后,以及被他冷落、折磨了一生的王恭妃。
而他钟爱的郑贵妃,死后却连一个单独的陵园都没有。
往事如烟。
历史,早已站到了历史的彼岸。
岁月,早已被岁月写在了眉宇间。
而遗憾,也已经成了永远的遗憾。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微信公众号: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