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经过这几波疫情的冲击,很多人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变化,关于物资囤积的变化,实际上很多变化都是总结经验教训之后,被逼出来的。市场化的供给方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难免会出现不平衡而导致的物资短缺或过剩,而因为变化受到冲击的大多都是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毕竟政府调控都会有个缓冲期,所以说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各个层面覆盖不到的空白区、真空期,适当的囤积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一种保护方式,因为作为社会人,我们都要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负责,也要为我们的正常生活负责。
但是囤积需要理性,在这里不提倡囤积,觉得还是用储备这个词更为贴切。建议大家合理消费、科学储备,我的家里药品储备平时也很多,特别是女儿外出上学,每次在走的时候我总是给她配齐感冒药、消炎药、胃药、腹泻药、退烧药等常规药品,基本一个学期就够用了,一般不用再往外出买药。家里也是这几种药品常备,今年7月份女儿上学时我到药店买齐了上述药品,一半给女儿带走,一半留在家里应急,这次新冠感染全家用的就是当时储备的药。当别人到处找药的时候,我们全家人没有感觉到恐慌和不安,都是平静的等待病毒袭来。
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估计平常药品都不会少,但是很多药品我们都不知道是不是有副作用,出现了疾病也不知道服用那些药品,所以说除去以上常规药品,其他的非必要的还是建议找医生咨询,避免盲目储备。还有就是平常多学习健康用药知识,合理储备更要科学服用,因为有很多药不能同时服用,比如说黄连与猪肉、大葱与蜂蜜等等。还有就是严格控制用药量,不确定的剂量一定要问明白了再服用,千万别给身体埋下定时炸弹,真的很危险,近期因为乱服药出现的事件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
至于其他物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储备,也是应该的,至少可以减少出门次数,避免交叉感染和二次感染。但是上升到囤积的层面,其实是有点过了,别说500个罐头,就是100个全家四口为例每人一天一个也得吃一个月吧。这一下存了半年的量,还是在天天吃的前提下进行消耗,这就有点吃不消了。实际上理性的分析一下,在数量上如果出现了过量,那真就是应了这句话:原来安全感也是必需品!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