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的改变有哪些好处,中国教育方式的改变有哪些!

近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让人揪心的新闻,除掉疫情之类的负面新闻外,还有大量的裁员与失业报道的新闻,四处传播。像曾几何时趋之若鹜的国内互联网大厂开始了近十余年来的少见大量裁员,而国外硅谷华尔街全球知名企业也纷纷大规模裁员等信息已经让人开始麻木,曾经的高薪职业的香饽饽都不再让人羡慕。

大量的传统企业或裁员或倒闭,在互联网上还有很多自媒体人也在纷纷呈现着自己失业的囧境,年前这般的无奈,让吃瓜群众也没有了旁观者的潇洒,更多的是担忧,担忧自己是不是马上也要面临如此困境,担忧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突然遇到这般囧境。

更让人忧心的是,现在面临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内卷的不断加剧,而且人工智能时代也已经到来,人机间的竞争与内卷也已开启。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立足,这已经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首先问题了!

如何才能让自己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让自己不要受制于不可预测、不可控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忧虑,让自己具有更强的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人生的首要发展问题!

面对事业的挫折、面对未来的迷茫、面对生活的苦难、面对命运的洗礼,种种人生的不顺,让我们总是不知所措!心无处安生!根本在于我们缺乏足够的强大来面对这些!

根源则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让我们无法足够强大!

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模式!它决定了我们所不能!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教育进行系统的改革!今天我们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一般来说,我们都从小就开始进行学历教育的训练,所接受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潜移默化的的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这种教育,一方面让我们具备了对现代文明的基本了解,拥有了参与社会分工的基本技能,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对我们的人生的选择性做了不必要的约束,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对人生的选择能力,并直接影响到如今应对时代变局的适应力。

其根源是现在所构建起来的学历教育体系和模式,是一种被动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体现,是19世纪德国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已经不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了。工业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大规模机器生产方式,其流程和产品的标准化是最重要的特征,因而投入物之一的劳动者的标准化要求也是很自然的,因而这一套体系所培育出来的人,拥有很多一致性的标准化特征,对于环境变化不大,社会进程不快的发展来说,将拥有很高的效率优势。

但是对于一个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中,被动式教育形成的成长观念将极大的约束人的时代适应性,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分工体系的要求。而且我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让被教育者成为人,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人。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除了被动式教育模式——学历教育之外,还应积极构建起主动式教育模式与观念。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主动式教育应成为主流,而不是被忽视其存在!

如今我们在教育上,还总是强调了教育者(教师)与被教育者(学生)两类角色的分别存在,其对立统一于教育过程中,而没有注意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实际上可以直接对立统一于一个人。

联合国曾大力提倡终身教育,这一观念也在我国大力宣传过,不过收效甚微,毕竟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过于发达,教育是作为一种可盈利的机会来看待的,对于教育的实质是没有多少人关心的,这让教育的产出更为扭曲了。通过教育产业化洗礼的人,并不能借助这种产业力量让自己变得更成熟、更有竞争力、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而且终身教育的概念也主要是从生命历程角度来看的,并未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主动性,未强调教育方式的主动式改变价值。因而这一概念只是原有被动式教育模式的改良版本而已。

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自我驱动的学习理念的宣传,但是这种自我驱动仍是在被动式教育体系下的一种尝试弥补被动教育缺陷的改进,不足以体现人的教育本质属性。

实际上,主动式教育模式是人主动寻求成长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借助一切手段让自己获得有目的的成长,是人工智能时代人人不得不选择的教育模式。

它强调了教育的实质是人为之为人的关键途径,教育的目标除了技能学习,让受教育者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分工体系中,而且还有立命的作用,让受教育者能够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更好地体验其唯一的生命历程,感受一个人在时代文明之下所应有的尊严和发展的可能性。

因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无力改变现有教育大环境,也必须接受被动式教育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教育实际上除了被动教育之外,还应重视主动教育在自己生命进程中的实际作用。主动教育需先在观念上改变教育理念,然后再基于自己的目标去推动自己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自主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外在的标准来决定如何学习、学习什么。

在一个大变局的时代,在人工智能即将来临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主动式教育,若不能学会主动教育,是无法让自己的生命潜能得到挖掘的,是不可能适应环境巨变带来的冲击的,被社会分工系统边缘化是迟早的事情。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会自我教育,以主动的方式去让自己成长,不再居于专业,不再居于学历,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和资源让自己有目的地成长,体验生命更多的可能性,提升自己的适应性,而不应总是被动的被教育,被动的输入。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