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很冷。尤其是深夜,湿冷湿冷的感觉。晚上10:50,去接下晚自习的儿子回家。
校门口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高三的孩子们一窝蜂似的从校门口挤了出来。场面很热闹。
总是听到有头一次经过这里碰上这场面的人说:这是干什么事情啊,这么多人。
一走近看清楚了,又会听到惊呼:原来传说中的**学校是在这里啊!
还赶紧站在校门口照个相。
这样的情景,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
七八分钟过后,就只有稀稀落落的三两个孩子结伴走出来了。

还没有等到自己家孩子出来。心里就有点冒火了:都高三的孩子了,怎么这么磨磨唧唧呢!又搞什么事去了?
终于看到了孩子走过来的身影。
刚到跟前,他就说:老师在强调事情拖堂了。
我有点不高兴的说:是吗?我怎么看到你们班上**同学早就出来了?
话音刚落,孩子就很不满的反驳:我比他走得慢一点,不行吗?要是不相信我的话,你就打电话去问老师啊!
我忍住了没做声。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
回到家,我问:要弄点东西吃吗?
之前说好晚上回家煮点面条吃的。
他没好声气的回答:不要!
拎起书包就进了房间,随手把门重重的关上,留下我在门外的客厅里零落。
过了一会儿,我冲了一杯牛奶端进去。孩子坐在书桌前学习,他说:我不喝。
我说:冲都冲了,喝了吧!
说不喝就不喝,你自己冲的你自己去喝。
一听这话,我的怒气也一蹭就上来了:你比同学晚出来那么长时间不是事实吗?还不能说是吧。做家长的反而要在你这里低声下气当孙子了?
孩子也怒气冲冲的吼:你凭什么要不相信我,摆脸色给我看呢?一出来就看你的脸色,谁都会不开心!

我没有再与孩子理论,端着牛奶走了出来 。
心里火气很大,觉得孩子态度真是恶劣。
坐在沙发上,静下心来想一想,又觉得孩子说的也没有错。
无非就是晚出来几分钟的事,和言细语提醒他一下就算了,无根无据的去怀疑他干什么呢 ?孩子一天到晚埋头学习,压力也够大的了,难免也会像个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炸。我何必因为这芝麻大的事儿影响他的情绪呢 。
这样想着,心里的气就消了一大半。 静静地坐在沙发上, 等着他搞完学习出来洗漱。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孩子出来了。
母子俩都没有做声,他去洗漱,我去帮他整理了一下书桌和床。
搞好洗漱上床睡觉时,我把他的睡衣服递给他,他随意的说了一句 :谢谢您了, 孙子妈!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问了一句。
你刚才不是说自己像孙子一样吗?
我噗嗤一声笑了,孩子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前面的不愉快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我的心也放了下来 。
我家孩子有一个优点 ,就是和父母发生矛盾或者发小脾气之后,他并不会长时间的不搭理父母 ,或者拒父母于千里之外 ,而是在一小段时间的独处或者自我冷静之后 ,又会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与父母和解,然后再和和气气的商讨发生矛盾的事情。
因为在我与孩子的相处中, 我都是视情况这样做的,不会高高在上永远摆出一副家长的姿态。
这一点也被孩子看在了眼里 。所以他平常也是这么做的 。
陪读的时光虽然会夹杂着一些不开心不愉快,但是那仅仅是一些小插曲 ,与孩子的相处让我觉得特别幸福和满足。
对于孩子的高中生涯,仅剩下130多天陪读的日子,结果当然很重要,过程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我希望孩子日后回想起来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这就很好了 !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