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因为过年不仅穿新衣戴新帽,还能不用天天写作业,而是跟小伙伴们一起畅快地玩耍。

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玩乐的项目反而更生动。
常见的方式有:
1.看春晚
我们小时候,赵本山、高秀敏、赵丽蓉、巩汉林、冯巩、牛群等一直是大家特别期待的语言类节目表演艺术家。
他们表演的小品或相声,成了无数人熬夜追捧的节目。
我们整个晚上不睡觉,就等着喜剧演员上场,痛快笑一回。
我们自己笑还不算完,我们还要与伙伴们交换快乐。
第二天,天摸黑就早早起床拜完年,然后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学着演员的样子,重新演绎无数遍。
虽然我们的表演水平有限,但每表演一次,周围的小伙伴都会一起哈哈大笑,那种快乐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
我们除了演绎,还会带着解说。这解说时而引发众人共鸣,从而获得阵阵掌声;时而引发大家质疑,可能引来唇枪舌战……
不管结果怎样,那时候的快乐是足金的。
2.放鞭炮
在山东,鞭炮一定是重要的年味代表。
不过鞭炮不是大人的专利,也是一年一度最受孩子欢迎的项目。
不过孩子跟大人的鞭炮是有区别的。
孩子一般是玩小金鱼、摔炮、擦鞭之类的威力比较小,但响声却也相当洪亮的“小玩意儿”。
这东西不大,但是却给浓浓的春节增添了无限欢乐。
3.跳皮筋
谁能想到一根皮筋可以串联起无数人的童年。
大家通常组团玩。只要玩就玩最高难度的。一玩就能从天明到天黑。
就像我曾经也是可以随便一跳,就能跳过小伙伴头顶以上的跳皮筋高手。
而今却只能跳最低级别了。
虽然童年已经远走,但是童年时关于皮筋的快乐回忆,将永远陪伴着我们。
4.过家家
小时候,不管男女都玩过过家家。
基本上,女生大概都当过妈妈,男同学也当我爸爸,还有的人当过别人的孩子,或者小狗小猫之类的。
这游戏说白了就是角色扮演:孩子模仿见过的人和物,通过言行表演出来。
整个过程,十分有趣。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不光是在玩,而是在演绎人生百态。
那时候的我们对此游戏乐此不疲,放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也都对其十分热爱。
其实除了以上几个游戏,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玩下棋、跳房子、拾石子、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这些游戏不花钱,但却有益于身心。
所以,在此呼吁现在的小朋友们,赶紧放下手机,跟着长辈们一起学习他们小时候的游戏,然后一起好好享受下无穷无尽的快乐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