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生活与工作,我相信很多人的态度,大概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工作仿佛意味着,找一份事做,赚一份薪水,养活一个或一家人;
生活呢,是不做什么事,花掉薪水,与亲人一起过日子。
这样理解对不对呢?也许差不多,但似乎少了点深度。没有理解的深度,我认为,工作与生活慢慢的就会成为对立面,让我们很难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
我以前就是这样的想法,直到最近几年,经历了一些变化,内心收获了一些成长,我才慢慢地发现,工作与生活其实是一回事。
一直以来,大部分工作比较顺利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工作就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在主战场多累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们在生活的战场上就放松了警惕,会认为那不是我们的领域,我不擅长,我也不应该去擅长。
很多人把这一切都丢给了家人,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经典”,将这事合理化了。
但,时间长了,问题也自然出现了。
工作越忙,越觉得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把忙处理好,因此也就越忙;生活越不理,越感受不到重要性,我们也就越不重视生活。
慢慢地,工作与生活分道扬镳了。
最后,工作少了目的,生活少了力量,整个系统就崩塌了。
仔细想想,我们很多工作的忙,是一种“盲”。是不知道何为重点、何为非重点的惯性延伸。
最后,忙成了习惯、成了借口、成了逃避用心思考的有力幌子。
这种忙,实际上不仅仅消耗体力,还在掏空内心。内心越空,越要用生活上的复杂、奢侈、高要求来填补自己。
最后,生活也被自己榨干后丢到一边。本来是一件事,让我们硬生生地给撕开了。
后来,我慢慢地觉悟了。我发现只要用心收获意义,工作与生活都是生活。
我回想自己当初工作为什么有力量、有干劲,不单单是因为要多赚钱,这背后还有我收获的意义。
我感觉自己在一件事中能有收获、能有认识,并且这样的认识再应用于现实时,还能产生持续的好的作用。
这是一个用心探索、用心尝试、用心总结的过程。
用比较流行的词叫自我迭代。工作的日益精进,也代表着人的成长。这背后不是哪个行业、哪个门类,而是自己在一件事上的持续成长。
而当什么时候感觉自满了,停止了成长。那时候,心也就开始枯竭了。人的麻木、瞎忙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同样,生活的意义也是如此。什么时候不在生活上用心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收获意义的时候,生活也开始枯竭了。
而生活也并非是哪个伴侣、哪个房间。而是自己另一个持续成长的环境。
在这一点上,我并非是“优等生”,我还是个“学习者”。
我过去认为,分工是必要的,分工才能处理的更好。这背后我“仰仗”的是科学式的思维。其实我误解了它。但我现在发现,分工不是目的,分工是手段,是为了精细操作。整合才是目的、和谐才是目的。分的细是为了合的顺畅。但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越精细,人也就越深陷。
最后,我不知道酱油瓶子在哪里,家人不知道我公司在几楼。那自然也就造成了现实的分裂,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人的意义要自己去发现。无论在什么场景下、什么情况下,要能从矛盾中看到和谐,从相同中看到差异。
这样我们既能让繁忙的工作变得和谐美好,又能让单调的生活变得独特有趣。我想这大概就是意义吧。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