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妈妈(超人妈妈的后遗症)

——超人般的妈妈,孩子已经被你无所不能的“全能”打败,收获不到胜利的喜悦。

来访者卢怡的咨询,多数时候是由卢怡的妈妈带过来。记得第一次见到卢怡妈妈,给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干练。高挑的身材,身着高档女士西装,化着精致的职业妆,言谈举止简洁明快。坐定之后,手机的叮咚声没有停歇过。处于基本礼节,卢怡妈妈除了偶尔瞟上一眼显示的信息,并没有拿起手机进行回复。

在交流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卢怡产生目前心理问题的原因,需要对卢怡家庭背景关系进行了解,谈及到卢怡妈妈的一些经历。以下是与卢怡妈妈交流中的自述节选片段:我刚毕业和父亲到一线城市去打拼,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了家工厂。开始生意做得还可以,在城市里买了房。经介绍,找了一个老实本分,性格脾气也好的男人嫁了。后来生了卢怡,因为工作忙,带的比较少,读小学开始就是让孩子寄读。近几年因为生意越来越难做,亏了很多钱,父亲年纪也大了,老公继续在外地打工,我就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县城。老公的工作每个月只混个自己的温饱,基本都是靠我来赚钱还债、养家。

现在家里,除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还带着弟弟家的两个孩子,一大家子的开销和生活,里里外外全靠自己扛着。觉得自己生活太辛苦了,可是家里人都把我当做万能的,有什么事情都是找我解决。我也感觉到很累,可却没有人去诉说。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一个人开着车到郊外去痛哭一场。抹干眼泪,又重新开始一天的生活。

我也知道陪伴女儿太少了,可现实压力太大,我也没有时间去照顾她。但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我都会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她,比如几千块的鞋和衣服,只要她高兴就会给她买。让她知道妈妈是关心她的。

从卢怡妈妈的自述中,能看到,她一直在努力的维持着超人妈妈的角色,在家里钜细靡遗,面面俱到,在外面光芒万丈,叱咤风云。这难道不是现在社会女性最完美的形象要求吗?可现实情况却是:家里的老人、孩子、甚至姊妹对她形成生活上的依赖,将她的付出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就像电视剧《安家》里,孙俪扮演的房似锦一样,自己拼命的工作,每天两餐吃着包子馒头和同事们的剩菜,却给家里父母和不思进取的弟弟去买房、还债。

一手憧憬希望,一手却牵着放不下的执念。和老公的关系开始冷淡疏远,因为这种大包大揽的性格,总觉得自己老公没有出息,做不成大事,事事操心。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公几年也难回来一次,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顾,或许也不敢去顾问。但在女儿卢怡心中,女儿却更觉得爸爸的生活不易,更心疼爸爸的处境。

女儿的心底还藏着一句深深的怨言: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妈妈造成的。现在卢怡的症状是,在家里懂事听话,照顾弟弟妹妹,懂得节省花销,心疼妈妈。可在学校里却要做到锋芒毕露,成为同学眼中的焦点人物。做过班长、学生会干部等职务,喜欢安排管理同学。曾与其他同学产生过严重的冲突,被学校警告。又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会干部职位没有选上,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心里难受,却不敢将心里的问题告诉他人,害怕被人瞧不起。

从这里可以看到,卢怡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一方面羡慕妈妈的“完美”形象,在行为上去模仿她,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一方面又因为过高的期待和现实的落差,而产生焦虑,最终因积累的一些事件而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

在刚开始做咨询时,遇到这一类家长的孩子,会让我产生困扰。这种在家做模范,在外做榜样的超人爸爸妈妈们,为什么还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呢?有一段时间,我也在力求把自己打造成超人爸爸。在家里买菜做饭、辅导孩子学习,自己也天天锻炼、学习;在工作上事事亲历而为,从策划到销售、从后勤到客服。却发现,和朋友的聚会变少了;和妻子、家人的交流也变少了;和孩子和家人的矛盾反而增加了。直到有一次,在要求孩子背诵课文时,她大声的哭诉道:“为什么都要按照你说的去做,不要这么逼我,行不行?”一下子,触动到我的心弦。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是在逼谁呢?是在逼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好丈夫、好同事、好父亲?还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的完美形象呢?

而随着来访者的增加,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拥有超人爸爸、妈妈的孩子们。他们被父母的“全能”给打败了,被迫展现出自己的无能。

这类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背后,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可以成长为快乐独立的人,还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大人。这是一种误解,养育虽然重要,却不能胜过天性。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生活中的各种伤害,却不能保证他们人生中不会遭遇到挫折。

事实上,在孩子童年和青春期提供太过全能的照顾时,反而会让孩子们的成长变成艰难。而且,在超人父母的光环下,会带给孩子无形的压力和深深的无力感。他们会把真实的自我掩藏到面具下,缩裹进盔甲里,去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去期待超人父母的解救。一旦应该自己面对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的价值感和信念就会出现崩塌,再也不去相信自己的父母,将对父母的爱变成一种仇恨。

回到超人妈妈——卢怡妈妈这里。在商定咨询方案时,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去改善卢怡成长的家庭环境。首先,要和孩子多谈情,少说事。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卢怡妈妈有个特点,在她的眼中只看到事,没看到人。她总在不停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却不愿意去谈及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平时,除了照顾孩子日常生活,也很少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而家更应该是谈情而不是说事的地方。

其次,有意无意的暴露出自己的脆弱和不足,让爱人和孩子看到。说说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烦心事,心情上的不愉快。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和人不是完美无缺的,阴晴圆缺,波澜起伏才是人生常态。

最后,要学会放手。将家里一些孩子和老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去承担起来。比如扫地、做饭基本家务、相互学习辅导、生活购物等。

就像家庭心理师杰夫?布鲁姆说的:你可以拥有最棒的父母,但人生总要面对一些不如意。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将来的离开做准备。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