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曾有一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十分红火,除去完整的故事、制作的精良之外,它的成功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作者对于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制的时间计时法的深度还原与再现剧中尤其关于日晷指示时间的设置让观众在观看精彩故事之余,也深刻领略了中国古人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成型于汉武帝《太初历》之后,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它是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选填) 图片描述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今的两小时。相传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这本《古代中国十二时辰?两汉之际》正是以独特的构思与笔触描写发生于中国历史上两汉交替之际王莽政权天凤四年(公元17年)的故事。本书作者庄奕杰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中国考古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西北大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学士。主要研究兴趣在于中国古代用水系统和农业史,进行过大量实地调查。作者立足史料和出土文物构建故事,兼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可以说全书融入了历史地理、法律政治、日常生活等具体知识融入生动故事当中,轻松好读。
01 24个人瞥见一个时代
全书以十二时辰为主线,将二十四个著名历史人物故事“压缩”到一天一夜的叙事空间维度之中,以故事形式呈现中国古代两汉之际(新莽时期)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人士的生活图景,这其中有铜匠、织工、医生、马夫、驿骑、戍卒、史官、侍女、修墓人、盗墓贼等几乎包含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种种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他们每一个小人物小角色小经历共同筑就了两汉交替之间风云变幻的时代风情,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辛酸与感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让今天的我们通过这些文字,不禁神往和感怀。
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
到了西汉末年的元成哀平四帝一个烂过一个,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人们对西汉皇族失去了失望,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作为圣人形象出现的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02 医生的诊断
现在普通老百姓提起中医,都会说它用来治慢性病比较好,或者是中医养生是最好的。其实不然,中医真的是用来治病救人的,甚至能起死回生。广大夫在凌晨就救治了他那个胃病严重的侄孙。广大夫这个侄孙因为没有按照医嘱要求的饮食,还禁食,导致胃病已经到了很棘手的程度,在脉诊之后,广大夫果断的做出了治疗方案。之前广大夫给侄孙救治的时候,已经采用了针疗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于是在此次半夜救治时广大夫使用了强效的药剂,虽然强效的药剂有致命的危险,但是也能很快的救治过来病人。 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许多保存极好的医学典籍。3号墓中发现了两部保存良好的医学典籍,记载了11条阴阳经脉,还有对疗法的记载。所以在漫长的没有引入西医时代,治病救人,靠的都是中医。
03 孕妇的悲哀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了。 在那个只有接生婆的年代里,女子临盆前还要被移到偏房,身下铺着厚厚的稻草,不能让羊水或血水流到地面,因为那是极其不吉利的。移到偏房生产的产妇在生孩子坐月子期不能和丈夫相见。产妇在痛苦的哀嚎中,如果能顺利的诞下孩子,还要喝下孩子第一次冲洗身子的水,这样有利于产妇因生产移位的器官复位。古代婆婆为了让儿媳产下男子,还要让儿媳把狗的阴茎和丈夫的头发磨成粉混入水中喝下。类似”进补”。绝望的准妈妈别无选择,只能服从。不得不说,在那个时代,妇女的地位和重男轻女的思想左右是一种何等病态的生活。
《古代中国十二时辰:两汉之际》让我们在24小时的普通人生活里,去看见两汉之际的种种经济文化制度等各个内容,通俗易懂,每个章节都很独立,读完后又觉得是连接在一起的。更值得我们思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命运的我们更该珍惜当下。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