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文辉
爷爷去世十几年了,奶奶一直在老家跟大姑生活。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好多年没见过奶奶了。大姑跟老妈视频通话,说奶奶经常把电视的声音放的很大,惹的家里人都心烦意乱。
奶奶看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两岸关系、世界政局。用大姑的话说:“这些跟咱们老百姓都不挨边,你说她关心那些干嘛。”奶奶的记性现在变得非常的差,总是丢三落四的。大姑的意思就是奶奶现在身边离不开人,她照顾得很吃力。

奶奶还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信,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在抽屉里。每封信上都标注好是给谁写的,有给老爸的,有给二叔的、小姑的、孙辈的、好多封。
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多了这么个写日记的习惯,据说已经写了两大本了。
我们跟二叔住在同一个城市,二叔很早就离婚了,一直自己独居。那年奶奶说想我们了,就带着行李坐火车来了,住在二叔家里。那时候我经常去看望她。
有一次过生日,奶奶给了我厚厚的两本书:这就是她几年来一直写的日记。
奶奶摸着我的头慈祥地看着我:“小辉啊,这是奶奶给你的礼物,你收好。”
日记放在我的书桌里,因为工作太忙我一直也没有翻开过。
奶奶在二叔家住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二叔突然查出了癌症,住进了医院。老爸把奶奶接到了我们家。二叔跟老爸说:“哥,我照顾不了咱妈了,我这病的情况不是太好!”
“老二,你放心治病吧,不用担心咱妈,你嫂子会照顾好她的,有事儿就给小辉打电话,都是自己家人,小林子在南方工作忙。”
小林子是我的堂弟,一直跟媳妇在深圳工作。二叔的病来的太突然,大家的心情也非常难过。那会儿,奶奶整天问我:“辉啊,你二叔咋样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了?咋好几天也没个消息啊!”
老妈的意思是不能隐瞒着这件事儿,纸也包不住火。“妈,老二是得病了,您就安心在我们这儿住下吧。有什么消息我就告诉你了,暂时没什么大事,医院也没有最后确诊。”
“哦,有事不要瞒着我啊!”
一年以后二叔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去了深圳小林子那边。他在家人微信群里还发了好几张照片,红光满面、意气风发,好像年轻了好几岁。他说去南方养病了,之后就再也没露过面。
大姑和小姑那一阵整天给老妈打电话。
“嫂子!老二这病得的真蹊跷,晚期癌症还能给自己吃胖了,不想照顾咱妈就给自己安排个大病?”
“嫂子啊,你说我这个二哥,好像是影帝。这个病就没有好的可能,你看看他现在,整天泡温泉、钓鱼,跟没事儿人一样,真是挺逗的。现在连个电话都没了,真是躲清静去了。”
老妈总是跟她俩说:“别乱想了,老二怎么能骗人呢?哪有拿癌症这种事情开玩笑的?得了那么大病只能放下所有思想包袱了,还能指望他再照顾咱妈?一个60多岁的老头照顾快90的老太太啊?可能不?”
有些事情我从来都不想,因为想起来太累了。我打开了奶奶的日记,花了整整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
其中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小姑长大以后一直抱怨:总说她小时候在家里没有得到过奶奶的爱,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被奶奶送去了幼儿园长托。
奶奶在日记里写道:那些日子里我心如刀割,但是没有办法工作太忙了,家里人口又多,幼儿园伙食好。无奈之下只能把最小的女儿送到幼儿园里。为了这件事我哭过好几次。
第二件事:爷爷在世的时候整天拿着收音机听时政要闻,爷爷是退伍军人,革命干部,戎马一生,身上还带着枪眼儿。爷爷给奶奶讲了一辈子当兵打仗的故事,奶奶也听了一辈子。
“老头子,你知道我每天都听你叨咕当兵时候的破事儿心里多烦么?我都能倒背如流了,你还是整天的念叨。自从你走了以后,也没人跟我拌嘴了,也没有人在身边闹我了,我心里反而空落落的呢?”
“我现在的记性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也偷偷的去医院看过了,好像我有得老年痴呆的风险,人老了什么都退化了。我现在也喜欢看这些世界上的大事儿了,老头子,俄乌战争还没结束,全世界还是咱们中国太平。”
第三件事:是关于二叔得了绝症以后,搬去深圳定居这件事,她只是在日记里简单的说了几句。
今天九月初七,天阴的厉害,老二啊,你咋样了?也不给妈来个电话,报报平安。妈也不能整天跟你哥嫂提你,我也不敢打电话影响你养病,你知道妈多想看看你啊,万一哪天妈老糊涂了,咱们娘俩就等于这辈子见不到了。你哥跟你嫂子对我都挺好的,希望你也照顾好自己。我给你写了信,他们不让我邮,我就放在抽匣里了。
其实奶奶心里也知道二叔是不想再跟她一起住了,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这座城市。
奶奶还是会隔几天就写封信,家里所有人都在微信群里表示,说永远不会看奶奶写的信。
“有啥看的啊,有事儿就直接说呗!”
“是啊,打电话不能说啊?现在谁还看信!”
在奶奶日记的最后,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她反复的强调自己害怕以后什么都不知道了,她还提到过医院。难道奶奶真的得了什么病不成?

去年五月份奶奶非要回老家做白内障手术,我陪着她回去了。有一天我趁机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我想要找到些蛛丝马迹来证明我的猜测。大姑跟四叔都开玩笑着说:
“别翻了你奶奶没啥大钱!”
“是啊,这个家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我找到了奶奶在医院看病的病志,我去医院找到了给奶奶看病的大夫。大夫告诉我:奶奶记忆力在逐渐减退,可能到后来会非常严重!好多次都记不住早餐吃的什么、出门忘带东西类似的情况了,大家都没有重视。
我要想尽一切方法留住奶奶的记忆!
奶奶做完手术之后不久,我带着从老宅搜罗的整整两大箱子“破烂”,领着奶奶回家了,准备实施我的计划。
奶奶发现自己逐渐健忘,她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因为她知道所有人都很“忙”。她想用笔把所有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日记里记录了她年轻时候犯下的所谓“错误”,她每写完一个往事,后面都会标注自己的内心想法。
比如:老爸带着他的弟弟妹妹们偷人家土豆,回来奶奶狠狠的打了老爸,以前家里人口多,经常挨饿。
奶奶说:当时我打了老大,是我的不对,但是也不能偷人家的东西啊,穷也要有志气。
比如:奶奶写了对二叔的偏爱,说他从小身体不好,像根豆芽菜。有啥好吃的总是留给老二。
奶奶说:我就害怕老二早早离开人世,他身体太弱了,我为了老二,对其他人失去了公允,把好吃的都留给了他,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啊。
比如:有一年奶奶带人去小姑父家里掀了人家桌子的事情,因为小姑父打了小姑一巴掌。结果后来她知道因为小姑任性不讲理跟婆婆吵架,感觉心里委屈,自己回家找奶奶诉苦,奶奶听信了小姑一面之词。
奶奶又说:你说你这个没出息的丫头,当年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我还得亲自上门给亲家道歉。你说我为啥还去道歉?我就是给你婆家人看看,咱家是讲道理的人家,有妈在他们敢欺负我老姑娘么?
奶奶的日记很精彩,包括经常梦见去世的爷爷、包括她对子女的牵挂。奶奶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搁的人,同样也是一个时刻牵挂孩子的母亲。
某天我跟单位请了长假,回到家里陪着奶奶,天天带她去溜达,把从老家带来的那两箱子“破烂”折腾出来,每天给奶奶看几样。
爷爷的老收音机、铁皮饼干桶、友谊雪花膏的瓶子、破搪瓷水杯、旧山水画、几十年前的剪刀、家里人的老照片。每当我拿出一个老物件,我就会问她关于这件东西的“故事”,我让她努力去回忆着。
我还在购物平台买了麦乳精、给她买糖葫芦、老式饼干;带着她看人家院子里养的鸡、鸭、鹅、狗;在网上寻找怀旧主播的视频给她看。然后在她精神充沛的时候拿出几十年前的老照片,我要修复她受损的脑细胞。大夫跟我说过这样做或许能有点作用,我要竭尽全力去挽救奶奶的记忆,虽然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过。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可能只有过了四十岁的人才真正去理解吧。不管家里的老人犯过什么“错”,他们对子女的爱是丝毫没有减弱的。
有一天清晨,我跟奶奶聊天,提起了关于爷爷的往事。
她眉飞色舞地讲着,我开心地看着奶奶,眼中闪过晶莹的泪花。奶奶啊,我希望您老人家能想起更多的往事。这是咱们一家人的心愿。
春节,全家人从各个地方来我们家过年,主要原因是奶奶的身体还很健康,有妈的地方才叫家。上午的时候孙男娣女给奶奶拜年,奶奶一一发了红包。之后我让堂弟小林子陪着奶奶去公园遛弯,奶奶有这个习惯。
我拿出了奶奶的两份病历放在桌子上给大家看,一份就是我当初在老家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一份是前几天我带奶奶再次检查的结果,奶奶的失忆症正在好转。我又跟家人讲起了奶奶在日记里写的故事,这是他们以前一直不愿意看,也不愿意听的。讲完以后,家里人都哭的稀里哗啦,还不停的跟我道歉。
百善孝当头!
那些孤独的躺在养老院里过年的老人、独自住在农村旧宅里的老人、骑着三轮车几十里地跑到大集上卖菜的老人、得了病独自在家里死去的老人,都是值得社会去关注的人群,道理很简单,谁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以前每当过年,当我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的时候就直接换了频道。现在我终于知道原因了,只是因为歌手唱的不好听而已,跟这首歌的歌词意义无关。时刻不要忘记:生养自己的爹娘。
喜欢我的文章,期待更精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nzj999.com/9902.html